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>> 文史资料文章内容

        民国时期的徐州煤矿

        民国时期的徐州煤矿主要是贾汪煤矿。民国元年(1912年)正式成立了“徐州贾汪煤矿有限公司”,拥有股票最多的股东袁世传接替广州商人吴味熊担任总经理。袁世传是袁世凯的胞弟,有矿井管理经验。他以三项措施重振煤矿。一是重新换发股票,当时贾汪矿区购买的共约330余亩土地,房屋、机器以及其他各种实物一一折价清偿。此外,他又增设新股5万两,连老股6.9万两,共计11.9万两,又借债7万两,共计资金18.9万两,作为恢复与发展使用。二是完善组织机构。建立股东会,讨论矿务的重大决策问题;建立“总办”管理组织机构,下设营业部和采矿部,营业部移往天津,煤矿主要为采矿部负责,由经理两人(一正一副,主管矿局一切事宜)另有矿师两人,负责全矿的技术工作。在此下又分设内柜股、外柜股、铁车股、材料股、井工股、业务股六个股,职员10余人。同时严加管理,降低成本,将胡碧澂时期(建矿初期)吨煤成本从3.5元降至2.5元,比同时期的山东中兴煤矿吨煤成本低0.5元。投入生产,先后开了一、二、三号新井,这些新井均为直径11尺,深度200尺新型竖井。在民国5年,修贾汪至柳泉铁路运煤专线,次年通车。此时,煤矿拥有小机车3辆、小铁车300辆、大机车2台、5吨车13辆、10吨车54辆,雇用工人已达上千人,日产量为500吨,是建矿时期50吨的10倍。

        1928年,上海远记公司董事长严惠宇出资代办贾汪煤炭,历经数月,修复旧井,勉强维护生产。

        1930年上海民族资本家刘鸿生集股80万元大洋,接办贾汪矿场,成立华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。聘请财会专家顾介眉任公司总经理,加强成本核算;聘请陇海、津浦两铁路管理局督办章笃诚任董事长,打通运输关节;高薪聘用美国考罗拉陀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生、采矿专家江山寿担任矿长,指挥生产。由于生产久经停滞,井下主要巷道多处冒顶塌方,积水成河,修复工程相当困难。江山寿坐阵现场指挥,修复进展较快。头一年一对大井恢复生产,年产煤10.9万吨;第二年产煤21.9万吨,净盈利12.9万元。为了扩大生产,1933年10月,刘鸿生又投资50万元勘探夏桥新区,动工开凿夏桥一、二号新井,次年投产,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煤矿之一。至民国25年(1936年)贾汪煤矿年产煤347230吨,日产达950吨。

        徐州会战之后,华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贾汪煤矿矿长江山寿弃职离矿,由原矿股长秦建欧暂主管,生产一度停止。为使煤矿逃脱日本军队侵占的劫难,煤矿利用日德之间轴心国的关系,秘密协议请德国商行——礼和洋行以债权人的身份接管煤矿。1938年2月6日,德国人卡尔进入煤矿,即布置在所属的贾汪、夏桥和柳泉煤栈悬挂德国国旗,并在地面了铺上铁板,上面画上醒目的德国国旗的符号。但是仍然没有阻止日本军队占领煤矿的企图。3月30日,日军飞机飞至贾汪矿区,狂轰滥炸,炸死矿工和平民14人,伤数十人。5月19日,日军占领徐州。20日,日军开进柳泉,卡尔身着德国党卫军军服前去交涉,暂时阻止了日军侵占煤矿的步伐。其间,日军多次轰炸贾汪,寻找借口。1938年10月24日,日军以调虎离山之计,约卡尔在柳泉见面,日本人齐藤粥州率领日本200名职员趁机以武力占领煤矿,卡尔要使煤矿成为安全区的企图成了泡影,但却使日军侵占煤矿推迟了4个多月,对保护煤矿和矿工的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        日军占领贾汪煤矿后将其改名为柳泉炭矿,隶属于日军华北兴中公司,加紧对煤炭资源的掠夺,日产量达到了2000吨,比1936年的日产量增加1倍多,而采煤工人没有增加。至1945年6月,矿场工人达到4912人,其中职员289人(日本人68人),雇员里工1328人,外工(即季节工)2595人,矿警队员700人。为了镇压工人的反抗,日军成立了警务处,下设警务科、治安科(后改为一科)、特务科(后改为二科)和矿警队,日军特务原清任处长。在日伪时期,警务处成了残酷镇压矿工的机器。其特务科内设有十几种刑具,常常以私通八路、破坏生产、聚众闹事等罪名抓矿工进行毒打,甚至杀害。

        1945年8月,日军投降,国民党第十战区临泉指挥所派何大刚为监理,11月徐州指挥所又加派郭心冬共同管理。12月21日,徐季梁奉国民党陆总及经济部饬令正式接收后,取消柳泉炭矿名称,恢复华东煤矿名称。1946年9月经刘鸿生、陆子冬等串通官僚关系,名义上恢复为民营华东煤矿公司。同时开凿韩桥新井,日产达到3000吨,此时夏桥矿日产煤炭2000吨,此后“新(韩桥)、旧(夏桥)两区每日的产量达到5000吨。

        煤矿管理也走向了轨道。工人里工三班制工作,每天工作八小时,星期天休息;外工无星期休息。职员为月薪,一般日平均为9斤小麦,最高达126斤小麦;里工、外工(采煤工)一般日均工资3.9斤小麦,最高为5.90斤小麦。1948年11月9日,贾汪解放,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指派徐石代表人民政府接管,改为贾汪煤矿。此时从业人员达8482人,其中职员313人、里工外工8482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