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>> 文史资料文章内容

        战斗英雄黄桂兰

        黄桂兰,男,1921年生,贾汪区汴塘镇北元村前黄家人。年少时家贫如洗。1943年,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运河支队,1944年加入共产党,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出生入死,奋勇杀敌,屡立战功。本文介绍的只是他战斗生活的几个片段(由于黄老年迈身残,记忆不清,某些战斗的时间、地点可能有误——笔者注)。

        身陷敌群现豪气  重伤不忘杀汉奸

        抗日战争时期,盘踞在宿羊山的伪军司令刘斐然经常令部下向我抗日根据地——北元、河泉、朱古、许阳、孟省一带“扫荡”,并到处骚扰百姓、抢夺财物。1944年1月12日,运河支队获悉了伪军要在第二天到马庄(宿羊山西南)一带“扫荡”的情报。1月13日午夜刚过,云河支队二连的战士,在连长单立珍带领下,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距马庄村约50米处潜伏下来,准备对敌人突然袭击。夜,静的怕人,气温在零下10度,耳朵冻得如刀割一般。但战士们杀敌心切,情绪高昂,一双双眼睛盯着东北方向。天刚蒙蒙亮,只见前方影影绰绰地晃动着人影。在连长示意下,黄桂兰和王冒品等三人一会猫腰、一会匍匐着前去察看,他们扒在坟头后一看,正是伪军。刚想返回,已被敌人察觉,顿时枪声大作,一伙敌人迅速将他们三人围在中间。后无退路,只有拼搏,黄桂兰三人挥起大刀,左冲右突,东杀西砍,全无惧色,接连砍倒20多个敌人,杀得伪军鬼哭狼叫,魂飞胆丧。一个伪军班长高喊着“给我上”,可就是没人敢上前。此时,单立珍连长已带领战士们完成迁回包抄,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,刹那间,短兵相接,马庄村外,刀光剑影,杀声震天,一个中队的伪军被运河支队二连全部消灭。在搏斗中,王冒品(黄邱人)、王某某(塔山葛湖村人)英勇牺牲。黄桂英头负重伤,在担架上,还不时高喊:“去杀汉奸,回来再抬我!”

        误入虎穴显身手  化险为夷毙顽敌

        铜山县茅村乡西南有个叫张古山的村庄,日军侵占后,一个名叫马兰的汉奸成立了维持会,组织了150人的反动武装,还参加了帮会——“杆子会”。他们到处骚扰百姓,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分子。张古山的百姓无不肯之入骨。

        1945年8月,运河支队十八团二连(运河支队是时已编为山东警备九旅十八团——笔者注)奉命来到茅村地区,伺机偷袭汉奸马兰。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侦察,二连对敌人的人数、武器配备、活动规律、口令及暗语等已了如指掌。9月中旬的一天晚上,二连便向张古山出发了。由于人人身上背着长枪、大刀和手榴弹,加之灭敌心切,所以队伍行军10多里便人人汗流浃背了。连长单立珍一边命令部队原地休息,一边叫通讯员黄桂兰到附近村里找茶喝,黄桂兰摸到一座有灯亮的房子前,听到屋里有人说话,便推门进去找茶,谁知一伙伪军正在猜拳行令,敌人也同时发现了全副武装的黄桂兰,并惊恐地喊叫:“八路来了,快开枪!”此时,黄桂兰临危不惧,他抽身退出门外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一连向屋内扔了4颗手榴弹。顿时室内烟雾滚滚,血肉横飞,鬼哭狼嚎。没死的敌人拼命往外冲,黄桂兰想,我叫你一个也逃不了,于是躲在门旁暗处,对准逃敌挥刀便砍,出来一个砍一个。战斗正酣,连长听到爆炸声便率队从村外赶来,将屋内20余名敌人全部消灭,仅黄桂兰就毙伤敌人13人,战士们高兴地将黄桂兰抬起来,称赞他为孤胆英雄。

        战斗结束后,部队稍作休息又继续行军。拂晓,二连来到张古山村外,谁知冤家路窄,顶头碰上了“杆子会”。由于天色朦胧,敌人弄不清谁是谁,连长单立珍急中生智,使用“杆子会”黑话与敌周旋。敌人开始还以为是自己人,谁知几句话过后,发觉话不对味。空气便霎时紧张起来,双方剑拔弩张。此时天色已明,一个敌人想开枪打连长,这时在连长身后的黄桂兰眼疾手快,枪从连长腋下插过去,一枪把那个敌人击毙,敌人恼羞成怒,蜂拥地对连长和黄桂兰冲来,二连战士们一触即发,一百多把枪旋即冲向敌群,直杀得敌人尸横村口,光黄桂兰就刀砍了15个伪军。没死的敌人纷纷逃至一口西屋里,妄图负隅顽抗。这时,连长对黄桂兰喊道:“投弹!”话音刚落,黄桂兰拧开弹盖,迅速准确地将四颗手榴弹投向窗口,在敌室内爆炸了。霎时,浓烟滚滚,没死的敌人乖乖地投降了。马兰这个刁狡的汉奸始终未暴露身份,一个伪军说,他看势头不对,早逃走了,在这次战斗中,黄桂兰既机智勇敢地杀伤了敌人,又保卫了连长的安全,因而受到部队首长的嘉奖。

        “炮”声轰轰丧敌胆  刀光闪闪壮军威

        黄桂兰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,练就了一身好武艺。他使的一把刀是缴获的日军军刀,每逢短兵相接,总叫敌人有来无回,他投弹有个特点,一是准,二是远。他可以从距敌堡70米处将手榴弹投入敌堡的射口内。所以二连的同志们称颂他“大刀狠,投弹准”,连长单立珍则称他为“炮”,每逢需要远距离投弹,就调他这个“炮”,后来升任团参谋长的战友——朱孝春(汴塘镇上朱家村人),在1995年还称黄桂兰为“炮”。

        1944年元月的一天,运河支队一营的二连、三连、四连、八连配合新四军邳睢铜军分区独立团,向盘踞在马屯的顽匪孙业洪部发起了攻击。新四军独立团担任正面进攻,黄桂兰所在的二连袭击敌人后背。战斗打响后,敌人的三挺轻机枪封锁了部队前进的道路,几次冲锋都退了下来。连长急得额上直冒汗,他对指导员胡林说:调炮!黄桂兰早就摩拳擦掌了,他查看一下地形,便带上12颗手榴弹迂回到距敌机枪阵地最近的射击死角。原来这里有一截石碑,距敌不到70米。敌人的机枪疯狂呼叫不止,为了配合黄桂兰的行动,连长组织部队强攻,这边黄桂兰早把12颗手榴弹弹盖拧开,他隐蔽在石碑后,对准敌人一连扔去2颗,“轰隆”,敌人的一挺机枪被炸哑了。烟雾弥漫着敌人阵地,他索性站起来,一连扔去10颗,颗颗像小炮弹似的飞向敌人阵地,在敌上空爆炸了。敌人被炸得晕头转向,机枪手死的死、伤的伤。这时,连长带领战士们呼啸着冲上敌人阵地,黄桂兰大刀一挥,和战友们一块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,杀得敌人胆颤心寒。孙业洪的部队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,哪堪一击?有的举手投降,有的纷纷逃命。以此同时,由于二连牵扯了敌人兵力,独立团便很快消灭了正面敌人,在方圆6里的战场上,和运河支队一营的战士们纵横驰骋,追杀逃敌,3000人的反动武装顷刻土崩瓦解,只有孙业洪带几个残卒逃跑。

        临危请缨创奇迹  冒死炸堡享殊荣

        1946年6月,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国共两党鉴订的停战协定,向解放区大举进犯。为了保存实力,消灭敌人有生力量,解放军山东兵团八师21团奉命北撤。7月25日,约5万人的国民党26师快速纵队,在师长马立武带领下,气势汹汹地扑到峄县以东地区。7月29日,敌26师一部占据了平山。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,团首长决定采取分割包围、各个击破的战术,迎头痛击这股顽军。

        平山在峄县东,山虽不高,但却陡峭。敌人在山上构筑了许多地堡,布防一个团的兵力。7月30日,战斗打响了,我军21团迅即包围了平山。21团一营担任主攻。二连连长诸夫才、副连长黄桂兰带领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冲锋。攻到半山腰时,敌人的5挺重机枪和10挺轻机枪一齐呼叫起来。原来敌人在山上构筑了“子母堡”——一个大碉堡周围布了四个小碉堡,“母”、“子”配合,封锁了二连前进的山道,10多名战士受了伤。二连随即组织爆破,这时,敌我双方的机枪声交织在一起,一个爆破手上去,牺牲了。第二个上去,又倒下了,第三个,第四个....一共去18个爆破手,都在距敌堡约10米的地方牺牲了。望着一个个倒下去的战友,营教导员花如景说:“怎么办?”此时,黄桂兰明白,如果不炸掉敌堡,我军就攻不下平山,整个战役都将受到影响。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,敌人的机枪仍在呼叫。黄桂兰义愤填膺地说:“教导员,我上!不用机枪掩护!”说罢便携带炸药包冲了上去。在距敌堡20余米时,敌人轻重机枪一齐朝他射击。此时,黄桂兰一手扒着地、一只胳膊夹着炸药包,一会爬到前石坎后,一会跃到洼坑里,子弹“噗噗”地在他前后激起阵阵尘土石屑,他的手臂、膝盖和踝部全破了,但他忘记了疼痛,艰难地利用地形前进。他看到了,看到了在他前面牺牲的战友,并从他们身边爬过。18个烈士的鲜血给予他的不是痛苦,而是愤怒!突然,他纵身一跃,奇迹般地跃过了“子堡”,滚到“母堡”跟前,然后,又一个纵身,跃上堡顶,随机把炸药包从敌堡后门推了进去,边推边拉开了导火索,接着便掏出手枪,边跳边对准炸药包射击,同时对敌人喊道:“你们坐飞机去吧!我要走了”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敌“母堡”飞上天空。黄桂兰摔在距敌堡8米远的地方昏了过去。营长以为黄桂兰牺牲了,高呼着:“同志们冲啊!给副连长报仇!”战士们排山倒海地冲上山顶,喊杀声震耳欲聋。4个“子堡”有的被炸毁,有的敌人弃堡投降,敌军全线崩溃,没死的敌人一个个作了俘虏。

        战斗结束后,黄桂兰只身炸敌堡的事迹很快传遍全军,华东军区授予他“爆破英雄,人民功臣”的光荣称号。

        敢与“王牌”争高下   不向死神让寸分

        1948年4月上旬,我华东野战军三纵八师,在河北省窑湾楼地区完成了对国民党“王牌”军——新五军第11师的战略包围,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,妄图死守待援。

        4月28日,战斗打响,人民解放军的大炮摧枯拉朽般地轰击着敌人阵地。霎时,地动山摇,硝烟四起,敌人一个个工事崩溃了。炮击过后,我主攻团——八师21团对敌人发起冲锋,一营二连在连长黄桂兰带领下,首先冲向敌军阵地,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,六七个敌人围住了黄桂兰,黄桂兰大喝一声“杀——”一刀刺死一个离他最近的敌人,然后迅即用枪托向右边的敌人捣去,正中那家伙左臂,接着飞起一脚对其小腹猛踢,踢得那敌兵嗷嗷直叫,转眼之间,他又一手攥住带血的刺刀,一手握住枪管,突然向身后的敌人砸去,那个想偷袭的敌人顿时脑浆迸裂。此时黄桂兰怒目圆睁,边拼刺刀边指挥,他的二连像一把利剑,杀得敌人胆怯心惊,敌军不光丢掉了阵地,而且败退了三里多。

        初战告捷,但是国民党11师并不甘心其失败,次日,又纠集兵力进行疯狂的反扑,妄图夺回失去的阵地。狭路相逢勇者胜。二连的阵地上,硝烟弥漫,弹片横飞。黄桂兰沉着的指挥战斗,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反扑,突然“轰”的一声炮响,一颗炮弹在黄桂兰身边爆炸了,黄桂兰倒在血泊里。通讯员耿士银冒着密集的子弹将黄桂兰抢救下来。此时,敌人密密麻麻地又扑上来,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八师师长何健同志率领一个团的兵力飞速赶到,打退了敌人的反扑。

        黄桂兰被抢下阵地后,因伤势过重被迅速转往后方医院。原来,他的脑盖被炸弹揭去一大块,只有一层脑膜。许多战友知道后都流下了热泪,认为不能活了。但我们的英雄在师团首长的关怀、鼓励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抢救、治疗、护理下,以顽强的意志积极与医生、护士配合,终于战胜了死神,又回到战斗的行列,继续冲杀在战场上。正因为负伤的特殊部位,他的英雄事迹便不胫而走;也正因为负伤的部位特殊,谁也不敢在他头上开玩笑——那层脑膜,生命攸关,所以,他常常戴着帽子。

        解甲卸任归故里  老当益壮立新功

        自1943年至1951年,黄桂兰同志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,可以说是功勋卓着,他胸前闪光的枚枚军功章和身上累累弹痕便是他的历史和骄傲。1952年,他被部队评为二等甲级残疾并欣然接受党的安排——转业回乡。1952年,一直任村党干部书记,带领群众大打农业翻身仗,始终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哨,故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支部书记。1995年,他因年迈七旬,不再担任支部书记职务了,但他人老志坚,仍投身于农村经济改革,可谓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”。现在的前黄村,铺锦叠翠,花红果鲜,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。这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、一份奉献。每逢谈起昔日的战斗岁月,他依然兴致勃勃、侃侃而谈,令听者深受感动和鼓舞。

        今年,他已98岁高龄了。祝黄老健康再健康!长寿再长寿!